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再回中益乡

重逢:他们又有了新故事

  • 今日重庆杂志 2021-04-27 15:41

再回中益乡

  总策划| 彭德术 张军兴

  策划| 杨光毅 陈文越

  又是一年春意盎然的时节。

  这些年,每当我在脑海中搜索春天的画面,总会想起武陵山深处的一个农家小院:黄色的土家小楼,和一树在春风里盛开的梨花。这幅画面的注解写着: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马培清家的小院。

  两年前的那个春天,这个小院里举行了一场全国瞩目的院坝会,习近平总书记同村民代表、基层干部、扶贫干部、乡村医生等围坐在一起,摆政策,聊变化,谋发展。总书记动情地对乡亲们说,“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

  今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此刻,当春风再度吹起,仿佛有个声音在远方召唤,我不禁又想起马培清家的那个小院。那一树雪白的梨花,今年是否开得更灿烂了?趁着春色正好,该回中益乡看看了。

 

重逢:他们又有了新故事

  再回中益乡,第一件事就是去见见老朋友们。

  还没见到老朋友,同行的石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谭艳波就迫不及待地介绍起他们的新故事:马培清家正在打造“初心小院”,谭登周家门前有了条方便老两口出行的小路,陈小平、向学礽夫妻正在忙着建中蜂养殖示范场……

  在乡村,不断有新故事发生。这是村民生活不断向前的见证,也是乡村振兴的活力所在。

春回中益乡

  “初心小院”

  前往马培清家的路上,也有好些新鲜事:华溪村村口,一面文化墙就快建好了;路旁的农家院落,正按统一的设计在砌筑栏杆;崖壁上镌刻的“华溪村”三个大字,更加鲜红、醒目了……

  最热闹的还属马培清家。两个工人正在屋后装饰“初心小院”的招牌;进入院子的那个竹艺小门,门头横批写着“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沿着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这条路,我们再次踏进了老党员马培清家的院坝。

  满树梨花在春风里开得正盛,不断有人前来参观、拍照,院落里热闹非凡。

马培清今年已经88岁,精神状态依然不错

  马培清坐在屋檐下,看到我们,热情地要起身为我们搬凳子。她今年已经88岁,精神状态依然不错。刚坐下来,她就握着我的手说:“我一直牢记总书记的嘱咐,多锻炼多保重,现在我每天要走1个半小时,身体还行。现在生活这么好,我还想多活几年。”

  坐在小院里和马培清聊天时,对面山上不时传来施工的声音。马培清告诉我们,山那边正在修前往中坪的步道,据说要修2019步,“总书记2019年来到我们中益,我们要记住这个时间。”

  在屋后的厨房见到马培清的小儿子陈朋和儿媳谭明兰时,两口子正在吃午饭。我看看时间,已经下午两点。“现在他们都忙得很。”马培清说,她现在一点都不为两个儿子操心了,儿子儿媳都有政府提供的公益岗位,儿媳还在帮忙打理主题邮局,每个月又多了1500元的工资。

  吃过午饭,陈朋便去地里忙活,留下谭明兰陪我们聊天。再次见面,谭明兰话多了,脸上一直挂着大方的笑容。她拉着我走进主题邮局参观。这原本是她家的猪圈和杂物间,由邮政投钱装修、打造,成了华溪村乡村旅游的一个热门打卡地。这里不仅能买到特色明信片,盖上华溪村的特色邮戳寄给亲朋好友,还能买到一些纪念品和华溪村的土特产,比如精包装的黄精、蓝莓干、羊肚菌、嘟巴粉……

谭明兰站在华溪村主题邮局门口,对未来发展有了更多打算

  谭明兰拿起两件手工绣制的“布老虎”向我们展示:“这是壹秋堂教我做的,现在我带着5个姐妹在做。”

  谭明兰口中的“壹秋堂”,是一家非遗扶贫工作坊,中益乡不少妇女在这间工作坊学做手工艺品。谭明兰还是巾帼扶贫家庭作坊的负责人,她做好的工艺品,“壹秋堂”会放在主题邮局售卖,并通过计件合作、产品回购等方式发工资。

  “以前找不到活干,心里焦。现在事情太多做不完也心焦。”如今,谭明兰算是体验到当“大忙人”的感觉了,“找我谈合作的人也多。”她领着我到二楼参观,这里的一个房间正在装修,说是要开个书店。一到节假日,她家院子就热闹非凡,还有村民来卖凉面等小吃。

  耳濡目染多种“商业形式”后,谭明兰和丈夫也有了事业发展的思路。他们投钱把一楼重新打造了一番,计划开个小吃店。不仅如此,他们还重新修了两间厕所,贴上瓷砖、装上便池,干干净净,为游客提供方便。原来只会埋头在地里苦干的夫妇俩,现在也有了做生意的打算。

  谭登周的“新朋友”

  从马培清家出来,沿着公路驱车10分钟,便到了谭登周家。

  这条路,依然蜿蜒曲折,不过路面平整开阔。停好车后,又爬一大坡梯坎才到谭登周家。

老谭家门口的那几株梨树,花开正艳

  老谭家门口的那几株梨树,花开正艳。谭登周、焦光润夫妇,一个站在梨树下,一个坐在长凳上,静静地望着远山。这幅画面,不知是多少人向往的乡村生活。

  几句寒暄后,谭登周带我们往屋后的半山坡走去。路上多了一排木质护栏,谭登周说是乡里去年给加装的,为了方便老两口安全出行。这条加装了护栏的缓坡小路,绕过邻居家,一直延伸到公路边,避开了他家门前那段陡峭、湿滑的阶梯。

  他家屋后十几米远的山坡上,架着5个蜂箱,蜜蜂“嗡嗡嗡”地飞个不停。这是一家企业送给他养殖的中蜂,去年收了17斤蜂蜜,卖了两千多元,算是一笔额外收入。

5箱蜜蜂成了谭登周致富的“新朋友”

  每次有记者来,谭登周都少不了给大家算算账:“两个人的低保金加起来每月912元,社保240元,残疾人生活补助140元。土地入股村集体经济分红,一年2400元,生态林补贴一年1000元。我还有护林员这个公益岗位,每月工资550元……”

  谭登周有胃病、肺气肿、骨质增生,加上2018年那次摔伤,身体大不如前。每个月,乡卫生院的家庭医生都会上门两次,为他们检查身体。无论是吃药、输液、住院,所有医疗费用,他们都只需自掏10%,其余都由政府兜底。中益乡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了一系列防止返贫的机制,像谭登周这样的原建卡贫困户便是重点帮扶对象。

  养蜂场又升级了

  盐井村的向学礽是我之前采访过的“中益八姐妹”之一,当时她们在主城参加乡村振兴培训,一别已有数月。在电话里,她告诉我们最近几天都在山上养蜂场忙碌,于是第二天我们径直开车进了山。

  当天下着小雨,车开到山顶一个叫紫金坪的地方,远远就能看见成片的蜂箱中矗着一栋小楼。向学礽正在楼房前收拾,看见我们停车,笑脸盈盈地向我们走来。

  再次相见,在她身上也能找到与谭明兰的相似之处:操劳,但充实。操劳的原因正是眼前这栋新建的小楼。“以前是个烤烟房,今年我们重新修了一下。”向学礽说话间,一个戴着草帽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来人是向学礽的丈夫陈小平,中益乡的养蜂大户。

陈小平与妻子向学礽在新修的楼房前,露出甜蜜的笑容。这里将被打造成石柱中蜂养殖示范场

  陈小平比妻子更善言辞,“我们这里要搞个中蜂养殖示范场,受石柱县支持,验收合格后还有一笔补贴。”我们注意到,不止是整修了楼房,整个蜂场还打造了景观风貌,道路、亭子都很讲究。陈小平说,这是按重庆养蜂学会建议改造的。今后,他的经营思路不止是卖蜂蜜,还要帮客户代养蜜蜂,增强体验感,让养蜂场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节点。

  陈小平从2018年开始养殖中蜂,短短两三年间就颇具规模,有1000箱中蜂的紫金坪养蜂场仅仅是他众多养蜂场中的一个。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去年总共收割了4000斤蜂蜜,每斤价格在100元至150元之间,已销售的收入约20万元。

  最让陈小平期待的是今年5月20日将在中益乡举办的“世界蜜蜂日”活动。作为2021“世界蜜蜂日”中国主会场,中益乡正在紧锣密鼓建设蜜蜂游乐园以及蜜蜂桥,蜜蜂科普馆也正在抓紧布展。对于中益乡所有人而言,这是件大事。

  在中益乡几天的采访中,我们还遇到了开副食店的向阳、开农家乐的邹小珍、坚守中益幼儿园的谭江琼……他们有的是旧识,有的是新朋,但他们给人的印象中,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沉浸于当下,对未来目标明确并乐于付诸行动。

  从中益回来之后,他们的面孔仍不时在我脑海里交替重现。如果说马培清、谭登周安然地坐在小院里静看梨花盛放的画面,代表了山中老人最好的晚年,那么对于谭明兰、陈小平等年轻一辈而言,未来的日子应该有更高的期待。怀揣着这种希望,他们的眼里有光,脑中有思路,浑身有干劲。这,或许就是乡村振兴所需要的内生动力。

今日重庆记者 刘晓娜 今日重庆记者 李野

编辑:陈怡璇
上一篇:中益小学的兴趣课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内容
最新发布的信息
【在春光中奔跑】在春光中奔跑(2024-04-25)
【奔跑吧!夜校】夜校圈粉密码(2024-03-25)
【奔跑吧!夜校】我在夜校学手工(2024-03-25)
【奔跑吧!夜校】重庆夜校:学习、交友与休闲的交汇点(2024-03-25)
【诗画长江看巴渝】大足石刻:石窟艺术中国化典范之作 镌刻于石与时之上的美(2024-02-23)
【渝创渝新——从2024重庆两会看重庆的满满“新”意】渝创渝新——从2024重庆两会看重庆的满满“新”意(2024-02-23)
【诗画长江看巴渝】在涪陵与易礼文化不期而遇(2024-01-16)
【诗画长江看巴渝】大河同频:世界的白鹤梁(2024-01-16)
【 向新而立——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配上强引擎】“新”风扑面 “质”感满满 重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01-15)
【 向新而立——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配上强引擎】新年新貌新担当 实干笃行开新局(2024-01-15)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