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的艺术力量

艺术活化“莲花穴”

  • 今日重庆杂志 2022-04-28 11:38

乡村振兴的艺术力量

  策划丨张军兴 陈文越

  今年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在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方面,文件指出要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整合文化惠民活动资源,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

  看到文件中的“村歌”二字,“爱故乡—村歌计划”发起人孙恒倍感振奋。从2018年至今,孙恒的团队已经在全国22个村庄完成了村歌创作活动,其中就有本期封面策划里的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

  音乐介入乡村建设,仅仅是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缩影——

  通过“艺术+”或“+艺术”等手段,发掘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完善乡村治理。比如璧山区七塘镇莲花穴院落艺术活化项目,为一度凋敝落寞的村落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渝北区洛碛镇杨家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让一座500多年的传统村落焕发新生……

  走进这些村落里的艺术现场,除了一件件艺术作品让我们啧啧称奇之外,我们见到最多的还是村民的笑脸。正如孙恒看到的,当村民唱响东升村村歌《旭日东升》时,他们的眼里有光、嘴角有笑。

艺术活化“莲花穴”

鸟瞰莲花穴院落

  今日重庆首席记者 刘晓娜

  今日重庆记者 李野

  阳春三月,柑桔花、洋槐花、蔷薇花、鸢尾花如约而至,一如往常。然而在璧山区七塘镇将军村,一个名叫“莲花穴”的村落,今年有了与往日不同的春日景象。

  一度凋敝、落寞的村落,经艺术活化后,在繁花掩映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与村容村貌一起焕发活力的,还有村民的精神面貌。春光里,我们走进莲花穴,与村里的几位大姐共度了一个明媚的下午,和她们一起欣赏陈列在院落里的雕塑作品,还喝到了她们亲手调制的咖啡……

火塘屋墙面上镶嵌着彩色的玻璃小窗

  活化:艺术现场搬进村里

  莲花穴,曾是一个典型的半空巢村。

  “村里总人口151人,常住人口却只有21人,多是留守的老人、儿童;24栋建筑里有7栋破败不堪,剩下可供居住的砖房也多处于空置状态……”村史馆里,和这段文字记述一同展示的还有村落改造前“脏乱差”的照片。

  2021年9月,经过艺术家们的改造,莲花穴以艺术化的面貌重新呈现在村民眼前:萧条的村舍间建起了美术馆、博物馆、剧场、民宿、咖啡厅……与此同时,这里也有了新的定位:莲花穴艺术院落。

屋檐下的玻璃球仿佛一串串雨滴

  这个名叫莲花穴院落艺术活化项目的艺术乡建试点,由璧山区七塘镇政府、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雕塑学会、深造工作室等共同实施,结合人居环境、村落文化、本地特色,打造了十大主题核心艺术区。

  随后,莲花穴迎来了2021重庆第二届雕塑大展:约200多件雕塑作品展出,师生们将学术交流、艺术沙龙也搬到村里,“土气”的村落瞬间变身艺术现场。

  几个月过去了,雕塑大展虽已落幕,部分艺术作品却永久留了下来,比如一只“穿墙的猫”、一对“表里不一”的石狮子,以及窗户上“扭曲”的防护栏……这些奇思异想的艺术作品,让莲花穴变得与众不同。

  这场雕塑大展还有个很应景的主题:“乡与城”。

  “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将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使公共艺术与乡村现场有机结合,从而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最终推进城乡互促互进,共同发展……”莲花穴美术馆里,至今还张贴着那场大展的“前言”,字里行间揭示着“乡与城”背后的深刻主题。

乡村老建筑的风味与现代建筑元素“碰撞”出新的味道

  再造:撑起乡村公共空间

  莲花穴艺术院落的一个个艺术空间,已经成为莲花穴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亲眼目睹这些变化的村民来说,建筑的更新、空间的活化,是艺术带来的第一轮刺激。以村落中心的美术馆为例,在村民的记忆里,那就是一栋木架倒塌、杂草丛生的破败房屋。改造过程中,原始木架得到修复,部分土坯墙体被保留,原本局促的结构被打通,呈现出开敞的大空间。

  如今作为民宿的老屋,也经历了艰难的改造。在保留砖木结构、老土墙的基础上,依靠钢结构的支撑,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也为老屋的乡土风味增添了几分现代气息。

  刘向晖是莲花穴院落艺术活化项目的空间设计师。他指着民宿里一根柱子说,这里藏着过去村民“偷梁换柱”的故事——

  为了换粮食,房主拆了局部的梁、柱,然后找来一根弯曲的木棍和条石顶替。此次改造中,顶替的木棍和条石被保留了下来,“我们尽最大努力保留建筑的历史脉络,希望来到莲花穴的人看到的不仅是它现在的模样,也能联想到这里曾经的生活。”

莲花穴·重庆乡村艺术集活动(摄影/徐起阳)

  莲花穴院落艺术活化项目启动于2019年,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前,项目团队花了大量时间做田野调查:挖掘莲花穴村史,整理包括人口、生产生活方式在内的乡村生态,理顺各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权属。

  在田野调查中,艺术家们有了重要发现:为什么那几栋破败的建筑都集中在村落中心?原来莲花穴的各家各户,绝大多数都同祖同宗,随着子孙后代“开枝散叶”,村落中心祖屋的权属也越分越细,没有哪家人能单独决定祖屋的未来,于是祖屋便少于维护,渐渐衰败下来。反而是各个小家庭在祖屋周围新建起了砖房、楼房。

  在刘向晖看来,在宗亲社会比较完整的地区,祠堂和祖屋撑起了乡村的公共空间结构和生活伦理。但随着宗亲社会的衰落,更常见的是莲花穴这样的情况。

  “通过空间更新,我们想将破败的房屋改造为公共空间,希望再造一个‘中心’,将塌陷的伦理结构给顶起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艺术家们不仅改造了7栋破败的房屋,还在院落空坝搭建了露天剧场,在闲置宅基地建造了可以观赏稻田的咖啡厅,将它们活化为公共生活和艺术生活平台。

莲花穴村晚吸引来央视直播团队(重庆市雕塑学会供图)

  关联:乡村艺术新生态

  在这个由乡土伦理与艺术现场互补形成的莲花穴新生态中,村民,亦是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与美术馆、民宿、咖啡厅以及大大小小的艺术作品一起,关联着莲花穴艺术院落的成败。

  49岁的甘遐学,是为数不多留守在村里的青壮劳动力。她过去在皮鞋厂打工,去年莲花穴院落项目落成后,她便成了院落的工作人员。跟她一起工作的还有三个姐妹,这个姐妹团平日主要负责打扫院落的卫生,为民宿客人准备餐食。遇到有艺术活动,她们还要参与接待。

  其中的一个姐妹刘亚,也是土生土长的七塘人,不过她不住在莲花穴,“原来经过莲花穴,都不想进来,院坝里四处是污水、鸡屎鸭屎,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对于莲花穴的前后变化,她最质朴的感受就是“变得干净、漂亮了”。

刘亚在院坝里摆玩不倒翁艺术品

  姐妹团里的“大姐”龚国兰,至今还在手机里保存着一张与艺术家的合影。在一件刻画三峡移民的雕塑作品前,她和艺术家摆出了与雕塑相同的姿势。

  “原本以为艺术离我很遥远,没想到这些作品来到莲花穴后,嘿,我还都欣赏得来。”龚国兰说,搞艺术的人想象力就是丰富,而且这些作品跟环境很融合,看起都顺眼。

  刘亚接过话头,“就像民宿里的灯光,越是简单越有水准,城里的酒店都不一定赶得上。”她去过很多城市打工,见过不少世面,但莲花穴的所有设计和装饰,都让她感到一股难以言说的美。

  去年国庆节期间,莲花穴举行了一场以“重构乡土与都市日常想象”为主题的乡村艺术集。龚国兰记得,当时很多打工返乡的村民来看,“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在大城市才有的戏剧、展览,竟然能在我们的家乡看到,大家都很高兴。”

  重构:艺术融入乡土日常

  莲花穴的艺术空间里,有一栋“返璞归真”的火塘屋,是用方圆1公里内收集的条石建成的。与周围的木质结构建筑相比,火塘屋有些与众不同,却又十分协调。

  “我们希望,这些空间都是在乡村原生状态上长出来的。”在刘向晖看来,艺术介入乡村,应该呈现乡村生活生动的日常,“初到莲花穴时,负责总牵头的焦兴涛老师提了个总要求:你自己愿意长时间待在这里。长时间,会磨掉表层猎奇,更着眼日常内在。”

  这间火塘屋有个独特的设计:墙上镶嵌着彩色的玻璃小窗,光线透窗而入,屋里立刻多了股梦幻的味道。“这跟日常稍微有点距离,但又是日常中不可缺少的。”刘向晖解释,乡村现场里的当代艺术不是教化,而是共同生长。如果村民天天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他们会有记忆和感受,也会自带艺术和美的模样。

莲花穴·重庆乡村艺术集活动之火舞表演(摄影/徐起阳)

  这就是乡村文化自信的重组。甘遐学的自信就正在建立,再也不是从前那个羞涩的农村大姐。当被问及“你认为莲花穴哪里最漂亮”?她会不假思索地说“我家最漂亮”。

  即使在莲花穴衰败的岁月里,甘遐学也在自家小院里种满鲜花。“甘大姐也是我们团队进村后与村民对话的第一户人家,因为她家小院实在太漂亮了。”刘向晖说。

  同时,艺术的介入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审美。在甘遐学的院子里,我们看见她最近DIY的一张条凳:一块玻璃板黏合在砖块上,平添了几分艺术气质。这也是她从身边的艺术作品中悟出来的。

村里的大姐自学咖啡拉花

  春日里,莲花穴的“姐妹团”坐在院坝中间的花台上轻松地聊天,阳光洒在每个人脸上,都反射着自信、幸福的光芒。刘亚饶有兴趣地打开手机给我们看她收藏的“咖啡拉花”教学视频,她和甘遐学最近正在学习做咖啡。

  坐在稻田咖啡厅,嗅着吧台上新插的野花清香,看着两位大姐在咖啡机前忙碌的身影,生动的乡村生活之美正如春天的美好气息一般弥散开来。

编辑:陈怡璇
上一篇:已是第一篇内容
下一篇:听,村歌里的美好
最新发布的信息
【从一天,到75年】从一天,到75年(2024-12-06)
【潮动重庆】小众运动出圈 很酷很时尚(2024-12-05)
【潮动重庆】运动风从球场吹到职场(2024-12-05)
【潮动重庆】运动风潮下的反躺平主义(2024-12-05)
【潮动重庆】约饭不如流汗 多巴胺消费的快乐(2024-12-05)
【潮动重庆】运动让城市更时尚(2024-12-05)
【一路智跑,腾空起飞】走进科学城 看重庆的车路云一体化实践样本(2024-12-05)
【一路智跑,腾空起飞】冲上云霄 我们get了“玫瑰”同款(2024-12-05)
【一路智跑,腾空起飞】立体交通 智慧陆空 未来我们的生活会是啥样(2024-12-05)
【山河如画】彭水 | 笔架山下不灭的记忆(2024-12-04)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