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二郎村 飞驰在乡村振兴的新路上

  • 今日重庆杂志 陈科龙 高维微 李野 2021-05-07 11:07

无人机航拍镜头下,漫山遍野的茶海蔚为壮观

  核心阅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如何确保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交接好,是当前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璧山区三合镇二郎村,曾经的市级贫困村,早在2016年就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为走上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路子,作为全市18个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示范村之一,二郎村在乡村振兴路上已经探索了多年。如今的二郎村有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从何而来呢? 带着这些疑问,今日重庆记者来到二郎村一探究竟。

云雾山上的黄金芽

  4月9日,仲春时节,惠风和畅。
  
  璧山区三合镇二郎村云雾山脚,郁郁葱葱的花椒枝条上,结满了米粒大小的花椒籽。
  
  沿着蜿蜒的山路上山,今日重庆记者看到干净整洁的村道两旁,一排排柑橘树、梨树长势喜人。春风拂过,白色柑橘花的清香扑面而来,梨树枝上拇指般大小的果子也随风荡漾起来。
  
  行至半山腰,放眼望去,成片的茶海在微风吹拂下,荡起层层浪涛。
  
  “茶树、花椒、优质水果,三大主打产业铺起了二郎村的乡村振兴路。”站在云雾山山顶,二郎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真勇豪情满怀。
  
  生态 引来网红打卡
  
  “大家好,这里是云雾山,是我们璧山最大的茶山,我的前后左右,全部都是茶。”一片茶海中,抖音网红主 播“碰吃”和他的团队正在拍摄。
  
  摄像机前,“碰吃”刚介绍完璧山茶叶,一架航拍无人机迅速起飞。航拍镜头下,漫山遍野的茶海蔚为壮观。

云雾山茶海中,抖音网红主播“碰吃”和他的团 队正在拍摄

  拍摄间隙,我们跟“碰吃”闲聊了起来。“碰吃”是 璧山本地人,现在做网络主播,主要介绍璧山美食,他说他的抖音号已聚集了155 万粉丝。 “云雾山茶海短视频推出的时候,正好赶上明前茶大量上市,一方面可以蹭蹭热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帮璧山茶做做宣传。”“碰吃”说,云雾山现在已经是网红打卡地了,这次来拍摄主要为了展现云雾山的生态之美。

  “我们还可以搞直播带货,多卖点茶叶。”“碰吃” 身旁,一位戴着眼镜、穿着西装皮鞋的采茶人打岔道。
  
  说话这人名叫何荣国,是这片茶海的老板,也是重庆三业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家从爷爷辈开始就在云雾山上种茶,他还是当地非遗手工制茶项目的传承人。

云雾山上,黄金芽与绿茶泾渭分明

  近几年,随着上山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加上不断引进技术和专业型人才,何荣国的茶叶公司每年产值近500万。何荣国示意我们看对面山坡上那片金色茶海。与绿茶不同,那片茶海种植的是黄金芽,是何荣国近年来的重要增收项。
  
  “目前,高端黄金芽每斤的市场售价达3600元。我们村黄金芽的种植面积,就有八百多亩。”陈真勇接过话茬,他说二郎村目前种植有6000余亩茶叶,除了黄金芽,还引进了300余亩安吉白茶。
  
  产业 催生农民“老总”
  
  下山途中,今日重庆记者在半山腰见到了张理全夫妻,两人正拿着剪刀在梨树下疏果。
  
  他们脚下,散落了一地拇指大小的果子,原本挂了几十颗果子的枝丫上,被剪得只剩下几颗果子。

张理全在为翠冠梨疏果

  张理全告诉今日重庆记者,由于过去不懂栽种技术,总希望果子结得越多越好,到头来果子只有拳头大,既不好看,也不好吃,更卖不上价格。
  
  近年来,二郎村在发展优质水果产业过程中,特别注重对村民的农技培训。接受农技培训后,张理全对梨树的生长有了科学的认识,“一根枝丫上,只能保留三到四个果子。这样,每个果子就能长到八两左右,品相好,口感也好。”
  
  说话间,张理全让我们摸了摸不同枝条上的果子,“你看,这边枝条上的果子,果皮是不是要光滑一些。”原来,掌握了嫁接技术的张理全,在自家梨树上搞起了试验,一棵树上能同时结两种梨,一种是传统的黄花梨,一种是更受市场欢迎的翠冠梨。
  
  张理全栽种了约1000棵梨树,去年就为他带来了近10万元收入。日子越过越好,大家开始笑称张理全为“张总”。
  
  中午12点过,“张总”邀请今日重庆记者到他家坐坐。他家的房屋就在梨树林旁不远,是一栋贴满了瓷砖的二层小楼。楼前院坝四周种满了月季、山茶花、三角梅,两棵蓝花楹在春风中抽出了新芽。

  张理全的家被村里评为“整洁庭院”,牌子就挂在大门上方。尽管是农忙时节,但夫妻俩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来到厨房,张理全特地拿出几个玻璃杯,洗了又洗,说要给今日重庆记者泡杯今年刚采的茶。喝着自己亲手种的茶,张理全回头望了望门框上的门联“在家创业业兴旺”,轻声说道,“再加把劲,年收入稳定在三十万的时候,我就可以安心养老了。” 陈真勇告诉今日重庆记者,如今二郎村做大优质水果产业,发展了1000余亩果树,还办起了梨花节,村里催生了不少像张理全这样的“老总”。
  
  发展 召唤年轻人回流
  
  不论是何荣国的黄金芽,还是张理全的翠冠梨,都可以通过村里的洪水码门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
  
  陈真勇告诉今日重庆记者,合作社成立于 2019 年, 二郎村62户村民全都入了股。
  
  合作社在村里还设有一个电商服务站,就在云雾山脚下。展架上陈列有青花椒、璧山茶叶、土鸡蛋等农家产品。“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累计销售了45万元。”工作人员告诉我们。

干净整洁的二郎村

  近年来,二郎村在茶叶、花椒、优质水果三大产业 的带动下,成立了多个专业合作社,新培育农业经营主体15家,引进加工企业5家,注册农产品商标 5 件,重庆市着名商标 4 件,认证绿色食品3个......
  
  通过“合作社+村集体+村民”的运营模式,辅以“保 底收益 + 分红”的利益分配原则,二郎村在群众、村集体 与合作社之间,建立起流转土地、收购产品、种养业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
  
  2020年,二郎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8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价值300余万元。
  
  “去年12月5号,村里就开了分红大会。”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陈真勇笑得合不拢嘴。
  
  为了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目前二郎村正在积极动员懂电脑、懂技术的年轻人回乡发展。而乡村的发展前景,也确实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说话间,一辆酷炫的摩托车从电商服务站前呼啸而过。 陈真勇告诉我们,骑摩托车的人叫李建,正是二郎村未来建设的生力军。
  
  在村委会我们再次见到了李建。29岁的李建刚回二郎村不久,他此前在袁隆平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
  
  “我在化肥农药的使用、病虫害防治、降低农残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李建希望学以致用,在二郎村乡村振兴的路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回流二郎村的年轻人中,还有何荣国的儿子何文健。他正在广告、电商等方面发力,希望通过广告营销、提升包装档次,为云雾山的茶叶赢得更多产品附加值。
  
  乡风 培育和谐新农村
  
  与张理全家一样,王世玉婆婆家也被村里评为“整洁庭院”户。 她家在云雾山脚,小小的院落收拾得干净整洁。门前公路外,有一片小树林和一个小水塘。王婆婆曾经在主城买了房,两个儿子如今也都在城里工作,但老人更喜欢住在村里,“村里住着安逸,不仅有山有水,乡里乡亲也都处得很好。”
  
  似乎是为了印证老人所说的“乡里乡亲处得好”,正说话间,一辆摩托车停在王婆婆家门前。“王婆婆,专门给你拿的海椒苗。”村民李蓉拿来一把辣椒苗,递给王婆婆,“刚从地里扯的,给你送一把。”
  
  二郎村近年来大力实施“三风行动”,旨在培育文明乡风、倡导良好家风、厚养淳朴民风。
  
  在建设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过程中,二郎村倡导家家创建“星级文明户”,制定了和谐文明的村规民约,积极引导村民养成文明习惯,还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和“好家风好家训”等评选活动,王婆婆家就是村里有名的“星级文明户”,两块“好婆婆”“好媳妇”的 牌子就挂在客厅。
  
  通过乡风文明建设,二郎村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涌现了一大批“二郎好人”。
  
  44岁的毛利,就是“二郎好人”之一。 今日重庆记者在村里的就业车间见到毛利时,她正坐在缝纫机前缝制工业塑料袋,她平均一天能缝60来个袋 子。“比起工友,毛利的动作算不上特别麻利,但她干活非常细致。从车间开始运行到现在,毛利几乎每天都来,还特别能吃苦。”车间负责人徐开群对毛利称赞有加,说她吃苦耐劳,还特别孝顺。
  
  毛利是村里的低保户,丈夫去世后,她一个人抚养孩子,还担起了赡养父母、公婆的重担。

二郎村电商服务站是二郎村特色农产品的展销窗口

  走在二郎村,今日重庆记者有一个特别的感受,不论是路面还是农户庭院,都打扫得干净整洁。
  
  “这其实也反映出村民的精神面貌。”陈真勇说,他驻二郎村快三年了,在他印象里,村民之间几乎没闹过什么大的矛盾纠纷,大家都很讲道理,邻里之间也很和谐。
  
  当然,乡风文明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比如有一位老 人腿脚不便,子女也不在身边,最初的庭院卫生状况比较差。”陈真勇回忆第一次到老人家的院坝时,院坝里都是 “千脚泥”,“根本扫不动,只能用铁铲去铲。”
  
  考虑到老人的特殊情况,村里的党员志愿者定期帮老人打扫卫生,如今小院的面貌已经大为改观。
  
  未来 期待“乡愁二郎岗”
  
  来到王世玉家屋后的一间青砖房,陈真勇说那里藏着二郎村的未来。
  
  青砖房装修得格外讲究,门头上“二郎岗”几个字清新雅致。屋内一面墙上挂着巨大的效果图,描绘的是“乡愁二郎岗”项目建成后的样子,有山、有水,还有零星分布的传统建筑。
  
  “乡愁二郎岗”项目于2018年落户二郎村,是一个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陈真勇说,这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重庆郊区又一个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项目涵盖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儿童游乐、教育实训、康养运动、农耕 文化、体验观光等。
  
  “这里不仅能提供500个就业岗位,还可以激发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机活力,推动璧南生态涵养区建设,呈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生活画卷。” 陈真勇说。

二郎村就业扶贫车间

  不过,陈真勇很遗憾不能继续和村民们一起奋斗了——他所在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即将撤离,他手中的接力棒也会交给即将到来的乡村振兴工作队。
  
  4月15日晚上,陈真勇给今日重庆记者打来电话,“今天召开了重庆市脱贫攻坚表彰大会,璧山区三合镇二郎村 驻村工作队荣获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这也算是为我们这几年的工作划了个圆满的句号。我相信在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带领下,二郎村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今日重庆记者 陈科龙 高维微 今日重庆记者 李野(摄影)

编辑:胡婷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