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这个春节我在岗

  • 重庆日报 2021-02-17 09:41

2月16日大年初五,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全员上班第一天。员工们从春节假期的休闲状态回到紧张有序的工作岗位上,在冲压、焊装、总装等车间忙碌地工作着(陈仕川 摄/视觉重庆)

2月16日,重庆火车北站北广场,重庆公交集团两江公交一分公司驾驶员齐坤坚守在岗位上。齐坤已有4个春节没回老家了,他说等疫情结束了,再回去与家人团聚(钟志兵 摄/视觉重庆)

2月14日,荣昌区吴家镇万亩蔬菜基地,村民正将白菜传运到货车上。当晚,货车开往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保障蔬菜市场供应(龙帆 摄/视觉重庆)

  对于很多人来说,春节意味着团圆,但也有一些人不能与家人团聚,对于他们来说,坚守岗位也是一种别样的“年味”。今年春节,记者走进车站码头、企业乡村,用笔和镜头记录下这些坚守岗位的普通人。

  “老杨”春节“不打烊”

  2月16日大年初五,早上8点,重庆高新区金凤镇九凤村村委会。“老杨”石其友早早来到设在村委会的“老杨群众工作室”,开始了一天的值守。

  “老杨”,原本是对金凤镇综治办原主任杨永根的称呼,他利用30多年的基层群众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群众工作方法。2015年底,金凤镇成立了“老杨群众工作站”,由杨永根担任站长。如今,一个“老杨”已经变成了一群“老杨”,遍布在各个村社、厂区、学校。

  九凤村就有14名“老杨群工员”,春节期间,他们的分工也很明确。两人专门负责夜间在森林防火卡点值守,剩下的12人分成3组,每天白天除了在“老杨群众工作室”值守,还要去森林防火卡点、九凤山风景区开展安全巡查、交通疏导等。

  正月初二早上,九凤村九社村民李应德发现他家附近没有饮用水,立马就给“老杨”打电话反映了情况。不到半小时问题就解决了。“有‘老杨’在,我们都安心省心。”李应德说。

  “在岗位上工作,也是别样的过年”

  2月16日,小雨,气温比前两天低了些,但位于沙坪坝区的市级重点项目——“物流园自贸区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早上9点多,来自湖南的焊接工江凯就来到工地,笑嘻嘻地跟工友们打招呼。

  “今年没有回家,从除夕开始就一直在岗位上班。”江凯说,以往过年都会回湖南。去年妻子和孩子早早就来到了重庆,所以今年提倡就地过年,他欣然答应了,一家人在重庆过年,也很温馨热闹。

  选择在重庆过年,江凯还有感情因素,“在重庆打工10多年,早已把重庆当成第二个家乡,在这里过年,其实也等于在家过年。”

  “我们的工作没有节日和平时之分”

  2月16日,鸡冠石污水处理厂,运行班组组长顾涛早上一接班,就发现生物反应池监测仪表上的数值不太稳定。

  “出水的氨氮指标升高了,会影响水质。”顾涛立即召集同事,大家分头统计各个池的相关指标。很快,他们发现了有几个处理池的处理负荷过大。大家赶紧去关闭阀门、减少进水、增加回流污泥量,并调整鼓风机供氧量。过了一会,看到氨氮指标降了下来,顾涛才松了一口气。顾涛是四川广安人,他说:“今年留在重庆过年,春节加班跟同事们在一起也挺热闹的。”

  机修班组人员陈付华介绍,一些污水处理设备24小时都在高强度工作,班组也要24小时待命,“我们的工作没有春节和平时之分,只要有任务说上就要上。”

  机场航务楼里的年夜饭

  2月11日,大年三十。重庆江北机场航务楼里的年夜饭,简单而温馨——

  “水开了,下汤圆!”茶几上的电煮锅里,水“噗噗”直响。母科峰赶紧放下手中的工作日志,倒了半袋速冻汤圆入锅。几分钟后,圆滚滚的汤圆浮上水面不停翻滚,母科峰赶紧拿勺子,给值班的同事一人舀了一碗。几人说说笑笑吃完这顿简单的年夜饭,又上了工作车。

  母科峰今年29岁,是重庆江北机场航务管理部盲降台机务员,这是他当天第三次进入机场停机坪,继续对导航台进行巡查维护。他说,每次和父母坐飞机,他就会指着停机坪里的导航台说,“那就是我的工作阵地。”

  母科峰是云南大理人,这是他工作4年来,第一次没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

  雪地里的电力巡检人

  2月13日上午,经过在雪地里的长途跋涉,国网重庆检修公司输电运检员工李相如和周良来到巫山县骡坪镇大垭村±800千伏祁韶线3417号塔下。天空还在下雪,寒风刮在脸上,有些疼痛。

  塔身上有积雪,李相如要用双手去触摸这块“铁疙瘩”。“即使戴着手套,刚碰到的那一刻,感觉双手都被冻僵了,仿佛不是自己的手。”李相如说,触摸塔身你能大致感受到铁塔覆冰的厚度,还要检查铁塔是否存在螺栓松动、塔材受力变形等安全隐患。

  检查完塔身后,两人娴熟地操控无人机,对铁塔上的线路、瓷瓶、塔材等设备覆冰情况进行全面巡检,并记录下风速风向以及铁塔的倾斜程度。

  检查完3417号塔后,李相如和周良又准备下山去检查另一座铁塔。

  车站志愿者温暖旅客归家路

  “您好,请出示一下渝康码,谢谢。”2月12日大年初一,重庆沙坪坝火车站的进出站口,穿梭着一群身穿红马甲的“站小青”志愿者,他们用细心耐心的服务让来往旅客倍感温暖。

  重庆大学研二学生蔡承元来自江苏省徐州市,今年春节,他响应号召就地过年,并主动报名加入了沙坪坝区“站小青”志愿者,每天主要负责体温监测、健康码查验等,平均每天要在站点值守8小时。蔡承元说,除夕当天他上的白班,中午就在车站跟小伙伴一起吃的饭,晚上回学校食堂吃了年夜饭,还是挺想家的。

  来自四川达州的青祥乐也是第一次在外地过年,正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读大一的他,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得知这次志愿者招募。除了在电脑面前查看体温红外监测仪,青祥乐还要在进出站口给小朋友测体温,“游客们会主动跟我们说谢谢、新年快乐,这也让我感到很温暖。”

  目前,沙坪坝团区委已累计招募储备防疫青年志愿者383名,其中近七成志愿者为留渝过年的外地青年。

  4位老年志愿者暖心服务游客

  “手机扫这个二维码就能预约,方便得很。”2月13日,渝中区红岩村景区入口前,59岁的志愿者何蕾忙着帮助游客预约参观。当天,4位来自江北区大石坝街道郭大姐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来到红岩村作志愿服务,他们平均年龄66岁,用暖心服务让游客参观更舒心。

  春节假期,黄训学、韦芬、吴祖发、何蕾4位志愿者在红岩村为游客提供服务,除了帮助游客预约参观外,还要维持游览秩序等。其中,72岁的黄训学是年龄最大的一位,退休后已从事6年志愿服务。一位外地游客想拍照留念,黄训学半蹲着为游客接连拍了好几张。66岁的吴祖发会向游客简要介绍红岩文化,让游客了解更多历史。67岁的韦芬已从事两年志愿服务,她说:“有一分光就发一分热,希望我们的服务为游客提供更多方便,展现重庆人热情好客的形象。”

  轨道十八号线工地150多人的坚守

  “爸爸很想你们,等疫情缓解了再回家陪你们……”大年初一早上7点多,中铁十一局五公司重庆轨道十八号线杨家坪站工区负责人鲁城就拨通了家人的电话。问候了家人,他走向工地,投入到紧张施工中。

  工地上节日氛围浓厚,施工现场一派繁忙:奥体中心明挖站6台雾炮车全部开启,一股股水雾喷向施工基坑以降尘。3台挖掘机正在奋力地挖掘岩土,40多台车辆来回穿梭。

  鲁城是湖北孝感人,本来做好了回家过年的准备,买了火锅底料准备带给老家的亲戚朋友。“但最后,我们决定就地过年。”当鲁城告诉妻子不能回家过年后,妻子安慰他说:“去年春节全国各地支援湖北,现在你也应该积极支持防疫工作。”为确保工程进度,春节期间,轨道十八号线土建二标工地上150多人有序施工。

  发热门诊的24小时

  2月11日大年三十,早上8点,王川出现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门诊位于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门诊外面,由板房搭建而成。

  根据工作安排,2月11日早上8点到12日早上8点,由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川负责值守发热门诊。24小时里,他仅接诊了两名发热病人,“这说明重庆疫情防控做得好。”

  “上发热门诊意味着要‘全副武装’,穿防护服都要穿十多分钟,还要仔细检查有没有防护好,一点都不能马虎。”王川说。

  上午11点多,一名20多岁的男子来到发热门诊,“我昨晚吃了火锅,从半夜开始拉肚子,还发烧。”在询问流行病史、测体温、核酸检测后,该男子进入发热门诊内,告诉王川他的症状。王川判断男子是急性肠炎,就给他开了点药。

  中午12点,王川脱下防护服来到清洁区,扒了几口饭,掏出手机给父母打了个电话。下午4点多,王川又接诊了一个从加拿大回来的年轻女孩,虽然已按规定进行隔离和核酸检测,也没有发热症状,她还是很担心,又来发热门诊做核酸检测。4个多小时后,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女孩才高兴地走了。

  12日早上8点,王川走出发热门诊。门诊外,黄葛树的枝头已吐出嫩芽,带来春天的气息。

  文丨张亦筑 杨骏 白麟 张莎 黄乔 杨铌紫 杨永芹 崔曜 赵迎昭 李珩 蒋起源 程茵芷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