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2019

“高能”生产线

  • 今日重庆网 2020-01-09 10:14

  “2019年,我们完成了‘1011智能制造装配生产线’的优化调整。未来,我们还会有1012、1013、1014,乃至更多的智能生产线。”

 

江文

 

  重庆宗申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1011智能制造装配生产线”主要负责人。

 

“1011智能制造装备生产线”

 

  江文办公室旁,有一条走廊。走廊旁,是一条生产线,被透明玻璃给“罩”了起来。

  这条生产线,就是重庆宗申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耗资数千万元打造的“高能”生产线。

  说它“高能”,一点也不夸张,这条生产发动机的生产线名叫“1011智能制造装配生产线”,不仅能节省一半的人力成本,而且能同步生产少则十几种、多则50多种发动机,在国内算得上独一份。

 

物流运输系统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江文是这条生产线的主要负责人和具体参与者,“我们之所以把它称为‘1011智能制造装配生产线’,是因为我们所在的这间厂房编号为101,‘1011’是我们的第一条智能生产线。”

  “2018年底,这条生产线就开始投入生产了。不过直到2019年7月,我们都还在优化调整。”坐在办公室,江文不自觉地望向他的“杰作”。

  江文口中的优化与调整,是横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这条生产线,国内没有参照,也没有经验可循。投用之初,我们发现生产线故障多,而且实际生产率和预想的还有不小的差距。”2019年上半年,江文和他的团队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不断调整、不断优化。“总的来说,有两类难题。一个是软性故障问题,一个是硬性故障问题。”江文跟我解释,软性故障问题也就是程序问题,相对容易解决,而硬性故障问题就复杂得多,有偶发性故障,也有机器抓取零部件不稳导致掉落这样的故障。

  为了解决这些硬性故障问题,江文和他的团队常常蹲守在生产线旁,“逮捕”故障。2019年7月,在无数次优化和调整后,这些“拦路虎”被一一扫除。

 

工人在操作生产线

 

  第一个吃螃蟹的团队

 

  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是必然趋势。

  早在2013年,江文还在宗申动力担任信息中心主任时,就在思考这一问题。

  “这条生产线,从生产装配到物流配送都实现了智能化,我们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团队。”为了搞好“1011智能制造装配生产线”,江文选择以解决装配过程中的防错装和漏装为切入点。

  “之所以选择从这里切入,是因为智能装配是一个非常繁杂的工作。过去,仅仅这一项工作,单班就要70名熟练工。装配过程中的智能化,是智能化水平的关键。”江文坦言。“目前,这条生产线仅仅是智能装配就有12个自动化单元,配备了近200台全自动专机、机器人、桁架机器手、电动拧紧轴、视觉识别系统等智能设备。它能通过激光检测、扭矩检测、伺服压装等前沿工艺,让生产过程实现工艺单元化、通讯标准化、制造协同化、生产数据价值挖掘。”

  此外,这条生产线还在物流配送环节实现了智能化。

  “我们设计了零部件智能重力库、重力库转运AGV、生产线AGV这三个系统。这三个系统,不仅能保障生产更快捷,还能实现零库存。”江文透露。

 

 

  智能制造带来希望

 

  午后,透过玻璃墙,我们看到工人们陆陆续续走向“1011智能制造装配生产线”。

  “两年前,这条生产线每天要120多名工人两班倒。现在60多名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更多,而且产品质量更好,几乎是零缺陷。”江文说。

  “‘1011智能制造装配生产线’自动纠错防错能力提升了10.6倍,产品质量一次测试合格率达到99%,作业自动化率增长了10倍,人均产出效率提升了2.2倍,过程装配质量数据采集分析点提升了10.8倍。此外,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互联互通和数据化的整体串联。”江文对“1011智能制造装配生产线”的各项数据非常熟悉。

  “‘1011 能制造装配生产线’的意义远不止此,它在智能化生产线上实现了柔性化制造。”江文向我们解释,所谓柔性制造,可以理解为工业生产上的个性化定制,“传统的发动机厂,一般只能生产几种发动机。而我们可以生产上万种发动机。仅仅是‘1011智能制造装配生产线’,就可以同步生产50多种发动机。”

  “未来,我们还会有1012、1013、1014,乃至更多的智能制造生产线。”江文对未来充满希望。

 

  文:今日重庆记者 高维微

  图:张质、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