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双河口镇:村里有集体产业 农户有增收项目

  • 今日重庆杂志 2020-09-29 15:10

  9月16日,是巴南区双河口镇塘湾村一个特殊的日子。这天,村里的产业扶贫分红大会举办,所有贫困户都领到了产业分红。

  近年来,双河口镇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基,以产业扶贫、改善塘湾村基础设施为要,走出了决战脱贫奔小康的路子,不但让塘湾村的43户贫困户130人全部“摘帽”,还让乡亲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双河口镇塘湾村高山生态水果产业园

  产业分红展笑颜

  今年,双河口塘湾村喜事连连。7月,村里成功举办了首届巴南羊鹿山采梨节,实现销售5万余斤,销售额37万余元。9月中旬,村里又举办了产业扶贫分红大会,55户建卡贫困户、“四类人员”及一般农户共享产业扶贫的果实。

  2014年,塘湾村还是市级贫困村。为破解“空壳村”发展难题,当年,塘湾村村委会变财政投入的扶贫帮扶资金为股金,集体“三资”为股本,创办红股农业公司,打造了特色水果基地,发展特色水果968亩。此外,基地还陆续发展了300亩“奶油西瓜”、南瓜等林下果蔬种植项目,全面推进塘湾村特色扶贫产业发展。

  果园管护片区小组长瞿天云,之前在南岸区茶园务工,听说家乡要种果树,辞职返乡参与果树种植。现在,瞿天云是村里的种植大户,也是红股农业公司入股农户之一。多年来,除了管护好自己的梨园,他更多的时间是帮助社员提高管护技术,将梨园管护得更好。他的妻子杨仁芳也一同在果园务工。

  9月16日当天,瞿天云拿到了两万多元的现金分红,捧着一沓簇新的人民币,他激动地说:“我家有11亩地入股,我不仅有分红,每个月还要拿公司发给我的管护工资。前几年果树苗没长大,又把土地占了,大家心里没底。现在,100多亩梨子换来了丰厚的收入,如果全部量产,再加上轮作西瓜、蔬菜这些,那就更有奔头了!”

  果园建好后,塘湾村与西南大学达成了“产学研”合作,向管护专家引智借力、发挥区镇产业指导员作用,积极培育“土专家”,累计开展实地种植技术培训60余次、800余人次。这也让像李宗港这样因缺乏知识和技术致贫的贫困户有了一技之长。

  今年,李宗港不仅学会了管护技术,成了基地的管护员,还收到分红26053.74元。“我以后要继续好好学习种植管护技术、管好果树。”他说。

  双河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基地入股农户350户,覆盖“四类人员”35户(其中建卡贫困户18户)。为了让其他贫困户受益,第一次分红时按入股农户与公司7:3的比例分配,第二次分红时,公司将集体收益部分分配给其他贫困户。

双河口镇塘湾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

双河口镇塘湾村电商中心

  定制扶贫“微产业”

  双河口镇在制定产业发展计划时,还充分考虑到乡村留守老人较多、干不了重体力活的实际,为老人或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制定了针对性的“微产业”发展计划。

  为贫困户量身打造的禽畜养殖就是重要的“微产业”扶贫项目,旨在补齐塘湾村产业扶贫短板,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按照贫困户产业扶持补助标准,给予养殖贫困户一定的饲料或畜仔补助。

  何朝容是塘湾村羊鹿口社的建卡贫困户,丈夫耿品煜患有骨髓炎并致四肢肌肉萎缩,丧失劳动力,全家的重担都落到了何朝容一个人肩上。

  何朝容利用“微产业”的帮扶,发展起土鸡养殖产业,每年的养殖收入过万元。2018年,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正式启动后,何朝容在帮扶干部的支持下,第一时间提出贷款意向申请,得到了2万元的产业扶持贷款,随后立即新增鸡圈护网,扩大了养殖面积,增购鸡苗和生猪。目前,家中共养殖150只鸡,4头生猪。更为可喜的是,因医疗扶贫政策的帮助,耿品煜得到有效医治,病情大为好转,可以帮助何朝容做一些简单的农活。此外,村里还聘请何朝容为保洁员,每月增加了500元至600元收入。

  眼看着生活越来越好,何朝容感慨:“脱贫致富靠双手,日子过着有盼头。”

  双河口镇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的根本之策,按照“一户一增收”的要求,积极鼓励、支持和指导困难群众大力发展禽畜养殖微产业。双河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塘湾村将在禽畜养殖“微产业”项目基础上,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农旅融合等方式扩大畜禽产品销售渠道,打造品牌,巩固塘湾村脱贫成果。

 

  文丨高维微

  图丨巴南区双河口镇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