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两会声音

西部大开发“升级版”来了 重庆该如何作为

  • 重庆日报 2020-05-23 09:28

沙坪坝区团结村铁路中心站内一片繁忙景象。(重庆日报资料图片 何超 喻庆 摄/视觉重庆)

 

 

  核心提示

  西部大开发进入新时代。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发布。这份《意见》为推动西部发展提出了36项重磅举措,涉及创新能力、产业发展、能源供给、交通物流、对外开放、生态保护等,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意见》被广泛视为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面对这一重大政策利好、历史性发展机遇,重庆该如何作为?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就此展开热烈讨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市科协主席潘复生

打造国际产业分工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潘复生

  今年全国两会,潘复生提交了《关于支持重庆打造国际产业分工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议》。

  潘复生认为,《意见》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鼓励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促进国内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内循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潘复生表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重庆具备产业、区位等良好基础条件。

  潘复生说,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重庆工业门类齐全。翻看地理地图可以看到,重庆处于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位置,辐射西南、西北、华中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审视资源地图可以看到,重庆森林资源、水资源丰富,既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如何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承接产业转移?潘复生认为,应承接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国际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前沿产业。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导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物联网等领域的国际领军企业、核心项目和关键技术落地重庆,并在渝布局国家级高性能超算中心,培育壮大智能产业集群。另外,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区,为重庆深度融入国际产业分工提供战略指导。

  潘复生特别强调要重视服务业在产业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他认为,重庆要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提升服务创新、消费供给、国际交往、金融服务、现代交通及物流供应链的水平。为此,他建议在重庆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未来第一重点产业来规划和推进。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彭静

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彭静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央出台这一指导意见意义深远,为新时代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再添强劲动力。”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彭静说。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升。”彭静认为,当前西部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西部地区从长期以来的区位末梢,走向对外开放前台,开放正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

  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意见》从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到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加快沿边地区开放发展,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拓展区际互动合作等方面,擘画构建全面开放体系。彭静认为,“升级版”西部大开发不仅是西部各省区市间的开放,也是中西东部区域间的开放,更是对国际层面的开放,开放范围更广,开放力度更大,“更有利于提升西部地区开放水平。”

  通道是内陆开放的先决性条件,彭静认为,国家层面要强化统筹协调力度,提升开放能级,扩大通道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助力重庆、四川、陕西等省市发挥综合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助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副校长温涛

联手西部省区共建现代农业科创中心

温涛

  “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占比较高、发展相对滞后,亟待创新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副校长温涛看来,《意见》为西部现代农业带来了创新发展的契机,要抓住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时代机遇,打造中国西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温涛说,重庆在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有自身的独特优势,联合周边省区共同打造中国西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现实基础。他认为,成渝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较好,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绿色智能研究院等优势单位布局于此、智力密集,应该整合集聚创新要素、形成农业科技创新合力,联合打造中国西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以该中心为平台,建设长江上游种质资源库,收集保护植物、动物、微生物优质与特色资源,建设成为生物种质资源国家实验室西南分中心,构筑长江上游种质资源安全屏障,支撑区域生态环境与农业绿色发展。

  他表示,该中心还可围绕水稻、玉米、薯类等主要粮食作物开展特异基因资源创新利用等研究,可大幅度提升长江上游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保障长江上游以及全国粮食和食品安全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

立足区位及特色产业优势 深化与毗邻地区合作

曹清尧

  “以大开放带动大开发,不断拓展毗邻地区合作领域,扩大开放格局。”全国人大代表、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表示,《意见》是新时代西部地区重大发展机遇,荣昌将积极发挥好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与毗邻地区合作,加快荣昌高质量发展步伐。

  曹清尧说,西部大开发20年来,荣昌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新兴产业茁壮成长,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轻工陶瓷和农牧高新等特色产业蒸蒸日上,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下一步,荣昌将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建好全国首个农牧特色国家高新区,用工业的办法抓农牧业,用高新的办法提升农牧效益,用园区的办法辐射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在全国5个以上省市建立分中心,与四川泸州、内江、自贡共建农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还将联手四川自贡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与永川和四川泸州、内江共建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在物流方面,聚合泸州长江港口、内江铁路枢纽、荣昌货运机场优势,构建多向联系、多式联运体系,携手打造国际物流“金三角”。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荣昌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曹清尧说,将持续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坚持“百名干部进百企”“只跑一次、只找一人”“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荣昌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市民族宗教委主任丁时勇

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衔接

丁时勇

  “这一次,西部大开发从新起点上再出发,对于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副主委、重庆市民族宗教委主任丁时勇表示,《意见》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许多操作性强的具体举措,对西部乡村振兴将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丁时勇认为,当前西部一些地方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时与脱贫攻坚衔接不够。下一步,要统筹考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做到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同时加强政策衔接,评估现有脱贫政策措施,研究如何向乡村振兴过渡,能推广的上升为普适性政策,不能推广的明确执行期限和后续措施。

  他表示,可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巩固脱贫成果规划,统筹规划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等跨村、跨乡镇、跨区县工程项目,发挥重大基础设施整体效能。在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基础上,适度预留贫困地区脱贫后的发展空间。

  丁时勇说,市民宗委将深入贯彻《意见》精神,支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开放是最大的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罗霞  (四川日报供图)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发布。在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政协副主席、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教授罗霞看来,《意见》作为西部大开发2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增强版”,给整个西部地区带来的最大机遇就是大开放。

  “具体来说,重点有二。”她说,一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二是做强现代产业支撑。

  事实上,《意见》也明确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的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布局和推动实施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其中包括支持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高铁、渝昆高铁、西成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完善北部湾港口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港口群等。

  以四川为例,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应依托“一带一路”,加快推进进出川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通道建设,加快枢纽站场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交通新基建。同时,科学规划无水港建设,扩充内河航运能力,充分发挥多式联运成本低廉、安全便捷、绿色环保的优势。

  做强产业支撑,四川也要继续在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求突破。一方面,要继续稳步推进“5+1”现代工业体系建设,推动支柱产业不断壮大,数字经济跨越发展。同时要聚焦重点领域,大力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光电子、超高清视频、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突破发展,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动力。

  生在重庆、生活在成都的罗霞近年来一直高度关注成渝交通一体化等发展。

  她说,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推进,成渝地区交通枢纽和网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优势,交通需求也愈发旺盛。但目前仍然存在对外开放通道不畅、交通枢纽国际影响力偏低、交通一体化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下一步,借助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带来的新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可在畅通多向出川通道、强化城际高效立体互联、推进都市圈同城同网、构建国际枢纽集群、创新一体化交通服务模式、打造高效率货运物流体系、创建协同治理样板、积极发展交通新基建等方面重点布局、积极作为,进一步提升交通一体化水平,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性交通枢纽,为整个西部地区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先行“打样”。

开放优先 “四向”发力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建广西区委主委钱学明   (广西日报供图)

  “西部大开发20年来,广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建广西区委主委钱学明表示。

  如何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形成新格局?钱学明认为,广西应进一步发挥自身独特的区位、资源、生态、市场等优势,通过强龙头、聚集群、补链条,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铝业、糖业、有色金属、机械、汽车、临海化工等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可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助推传统优势产业“二次创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驱动和支撑广西产业高质量发展。

  钱学明介绍,去年以来,广西扎实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软硬件建设,北部湾港已实现铁路进港全覆盖,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海铁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规模化运营。通过进一步开放合作,成功实现港航互补,积极融入全球物流网络。今年一季度,广西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居全国首位。

  当前,广西正加快推进南宁国际铁路港等重要物流节点建设,全力完善北部湾港口基础设施,不断优化服务提升软环境。同时,进一步加强与西部省区市之间合作,千方百计扩大通道物流规模,并抓好海运货物回流,早日建成国际门户港。另外,还将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通过以海促陆、海陆联动,努力把“大通道”发展成为“大产业”。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新征程上,广西将着力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开放发展总体布局。”钱学明认为,广西必须坚持开放优先,以主动加强合作促进全方位开放、以全方位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四向”发力不是平均用力,而是要以东融、南向为重点。

  近年来,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升珠江-西江经济带,做到了主动服务大湾区建设,接受大湾区辐射,对接大湾区市场,承接大湾区产业,借力大湾区发展。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广西最大的投资来源地,已有两万多个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投资项目在广西落地。

  当前及今后,广西正在加快提升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就需要促进园区(开发区)转型升级,提升管理、运营和服务水平,以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还应重点聚焦大湾区产业转移目录及重点企业,发挥“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的不同作用,更多地让企业打头阵、唱主角、当尖兵,进而实现建链、补链、强链的发展目标。

展现新作为 实现新跨越

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  (贵州日报供图)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表示,《意见》意义十分重大,对西部各地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跨越,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魏树旺说:“遵义是西部地区重要节点城市、贵州第二大城市,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的20年,是遵义大踏步前进的20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改革开放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83亿元,增长9.7%,是2000年的17倍,经济总量跃升至西部非省会同类城市第5位,增速居全国百强市第1位。截至今年3月,全市151.3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3.5%。”

  魏树旺表示,遵义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抢抓历史机遇,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和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努力成为贵州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具体发展路径上,遵义将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以“千企引进”和“千企改造”为抓手,持续巩固酱香白酒、茶叶、辣椒等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以酱香白酒为引领的食品加工业,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与时俱进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切实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坚定不移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紧紧依托“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和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走廊、生态走廊,全力推进黔川渝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教育科创中心、医疗康养中心和世界酱香白酒产业基地、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全国著名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为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作贡献。

 

  文|颜若雯 戴娟 张珺 周尤 朱雪黎 王春楠 冯倩 刘力维

  图|除署名外由巨建兵、万难摄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