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 重庆日报 2019-09-20 11:15

蓝天白云下,渝中半岛倒映水中。 

地处大山深处的丰都县武平镇垃圾压缩中转站。

运行中的巫山县污水处理厂。

奉节瞿塘峡红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重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有序发展,污染治理成效不断显现,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好转,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市上下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学好用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化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让“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五个阶段防污治污

见证重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经历了以防治工业污染源为主、污染控制由分散抓点源治理转向综合整治与重点污染源治理结合、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启动实施环境保护‘五大行动’和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五个阶段。”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通过不同阶段的实践和积累,重庆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经验治污”到“精准治污”的转变。

1974年—1979年期间,重庆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主要以防治城市工业污染源为主。1974年11月,重庆环保机构成立后,首先着手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展了嘉陵江重庆城区段水污染调查、磨滩河水域污染调查、桃花溪沿岸污染源调查、电镀废水污染调查等,为选择重点进行治理准备了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全市第一个《工业“三废”重点治理项目计划》和《重庆环境保护十年(1976—1986年)规划纲要》,大力推进工业污染整治。

1980年—1997年期间,是重庆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发展阶段,污染控制由分散抓点源治理转向以预测、规划为指导,把综合整治与重点污染源治理结合起来。这个阶段,重庆近地面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长江、嘉陵江水质基本稳定,大体符合国家地面水三类水域水质标准,但次级河流中污染物年均值超标的河流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1997年—2012年期间,环保工作得到空前重视,上升到党和国家战略高度。1997年,党中央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四件大事”之一交办给重庆。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要求重庆实施资源环境保障策略,树立生态立市和环境优先的理念,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2012年,重庆甩掉“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两顶帽子。

2013年—2017年期间,重庆启动实施环境保护“五大行动”:蓝天行动重点控制燃煤及工业废气污染、城市扬尘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餐饮油烟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增强大气污染监管能力;碧水行动重点治理城乡饮用水源地水污染、工业企业水污染、次级河流及湖库水污染、城镇污水垃圾污染,保护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宁静行动重点减少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工业噪声,开展噪声源头预防;绿地行动重点实施生态红线划定与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工程、城乡土壤修复工程、城乡绿化工程;田园行动重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

2018年以来,全市聚焦“水里”“山上”“天上”“地里”四个方面,实施全过程监管,在全市开展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2019年,截至8月,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总体为优,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2.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04天,PM10平均浓度为59μg/m3,同比下降6.3%;PM2.5平均浓度38μg/m3,同比上升2.7%;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为167μg/m3,同比下降6.2%。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

今年9月,万州瀼渡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在工人们加班加点的努力下,这座占地面积3151平方米、日处理能力2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从无到有,结束了周边居民生活污水常年直排的历史。

瀼渡镇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用,只是我市多年来为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所做努力的一个缩影。

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建、治、改、管”,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并按照项目化、工程化的要求,扎实推动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工程建设,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针对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处理能力滞后等情况,重庆着力推进城乡处理设施扩能提标建设,将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列为头号工程,已累计建成城乡污水处理设施2400余座,完善城乡污水管网约两万公里,处理能力达到500余万吨/天,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3%,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提升至80%。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沿线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全部由一级B提高至一级A排放标准,43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完成改扩建。

今年3月,重庆全面开展整治污水偷排偷放行为专项行动,重点检查范围包括工业企业、城市及镇街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工业集聚区等,并对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方式违法排放污水等8种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打击。

近年来,城市危废处置能力的短板正日益凸显。为此,《重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布局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在2020年年底前,建成投运长寿危险废物处置场二期等项目,新增集中处置能力42.25万吨/年;鼓励和支持璧山、江津、涪陵、万州以及黔江等地区新建(扩建)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和填埋设施;到2020年,全市将新增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力43.1万吨/年,新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1.13万吨/年。同时,在10个区县开展危险废物综合收集贮存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规划(2019—2035年)工作,布局一批重大处置设施。

不仅如此,重庆严格落实《重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2015—2018年)》要求,按照“户集、村收、镇(乡)运、区域处理”模式,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严守生态红线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一场秋雨后,重庆合川区三庙镇安塘村九社几位村民,闲暇时又在南溪河边摆起了龙门阵。村民侯廷福说:“以前这条河臭得不得了,哪个敢来哦。”

在拥有235条大小河流的合川,全长92公里的南溪河并不起眼,但这条流经川渝两地7个乡镇的小河,一度成为两岸居民的“心头大患”:河里飘满垃圾,河水乌黑,苍蝇乱飞。

2017年,三庙镇寻求跨省联动,推进全域治水,并很快与川渝两地另外6个乡镇形成了联合治理的具体方案。当年8月初,南溪河上游的4家畜禽养殖场全部关停。

近年来,合川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着三江生态,仅2017年就按照负面清单否决了总投资20余亿元的项目。

2017年年底,重庆印发《重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这是重庆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对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8年7月,重庆又发布了“重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管控面积2.0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4.82%,在38个区县(自治县)和万盛经开区均有分布,管控空间格局呈现为“四屏三带多点”。“四屏”为大巴山、大娄山、华蓥山、武陵山四大山系,主要生态功能为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三带”为长江、嘉陵江、乌江三大水系,主要生态功能为水土保持;“多点”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各级各类保护地。

近年来,重庆各区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遵守“负面清单”提出的管控要求,完善与“负面清单”实施相适应的审批清单、监管机制和激励惩戒办法,严把项目准入关,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项目建设实施,组织协调现有企业关停并转、改造升级、进入园区,切实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修复。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

白露已过,重庆丰都县十直镇海拔1000多米的蒋家山村,83岁的田庆才坐在屋前,看着山坡上将要收获的猕猴桃眉开眼笑。

“以前家里的地只能闲着,每月靠在外打工的子女寄钱。现在6亩地都租出去了,每年租金就有5000元。”田庆才说。

蒋家山村从前是个贫困村,村支两委通过挨家挨户做工作,流转600亩坡地,建成了猕猴桃基地,今年有300亩猕猴桃进入丰产期,预计可采收猕猴桃10万公斤,实现产值300万元。

猕猴桃基地除了向村民支付土地流转租金外,还提供了30个固定岗位和六七十个季节性岗位。村民秦淑媛在这里务工,包吃包住每月有2000元工资。“猕猴桃发展起来后,又有700亩花卉基地、300亩核桃基地和80亩中药材基地相继建成。村里的人工现在很抢手。”

这样的故事,正在重庆许多地方发生。

2018年3月,第一届长江三峡(巫山)李花节在巫山开幕。巫山脆李过去只是房前屋后零星种植的“小水果”,按照脱贫攻坚和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要求,巫山将脆李作为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在全县推广。

2018年,巫山脆李种植面积达22.05万亩,挂果10.7万亩,产量8.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1亿元。有5万余户农户从中受益,其中9108户、两万余人为贫困人口。

如今的巫山,一年四季花果飘香,产业变成了风景。春天,两岸春花烂漫,游客可以陆路畅游20万亩李花花海,还可以乘船沿小三峡景区到大昌看郁金香。

把产业做成风景,让风景变成产业,是重庆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一个缩影。

不仅如此,重庆还加快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步伐,推动生态产业化,让好生态也能有好效益。

2018年,重庆大力发展柑橘、榨菜、柠檬等生态农业,全年共新增农林特色产业基地166万亩。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全市乡村休闲旅游业接待突破2.05亿人次,同比增长20.6%,综合旅游收入677亿元,同比增长32%。

从“雾都”到“重庆蓝”

讲述人:原市环保局副局长 周百兴

1974年11月,一批从各部门派调而来的工作人员,在文化宫楼上借了几个房间,用纸板隔断成几个简陋的办公室——原重庆环境保护局就这样成立了。

重庆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以燃煤为主的大量能源,燃煤火力发电更是造成当时重庆城区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重庆丘陵山地为主的地形,以及秋冬多雾多逆温和小风的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所以煤烟型污染十分突出,加之煤的含硫量较高,酸雨污染也很严重。

所以,当时重庆在冬春季节多雾,也被称为“雾都”。实际上,除了雾,冬春季节重庆的霾污染也是比较严重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重庆主城区家家户户用的都是含硫量高的蜂窝煤,一到饭点,城区就弥漫着呛人的烟味。上世纪80年代末,重庆开展了烟尘控制区、基本无煤街道建设,后来逐渐改变能源结构,天然气成为民用主要能源,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随着工业布局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位于主城区的重点工业污染源对区域环境和老百姓的健康造成了危害。原重庆水泥厂终日浓烟滚滚,产生的粉尘污染乘风过江,所到之处房屋似白雪覆顶。治理重庆水泥厂等为代表的工业粉尘污染成为重庆“六五”到“八五”期间环保工作重点之一。上世纪90年代末,该厂迁出主城,才彻底消除了对城区的污染危害。正是这些重点污染源陆续关停和迁出主城区,重庆空气质量才得到了有效改善。

2001年,我就退休了,重庆的环保事业也渐入佳境:先后实施了烟尘控制区建设、民用气化工程、餐饮业推广清洁燃料、主城区“清洁能源”工程、“五管齐下”净空工程和进一步控制尘污染等措施,空气质量更是逐年改善。

2014年10月31日,重庆九龙火力发电厂正式关停,这是继重钢搬迁后,主城环保搬迁的又一大手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5000吨、氮氧化物排放约6000吨、烟尘排放约600吨。

我还记得,就在九龙火力发电厂关停后不到1年的2015年7月,重庆日报记者崔力的一张图片在朋友圈中疯传:这是一张蓝天白云下的渝中半岛,画面中的天,蓝得炫目,画面中的云,白得纯洁,蓝天白云下的渝中半岛仿佛就在画中。市民们亲切地称这蓝天为“重庆蓝”!

这一年,重庆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2天,同比增加46天。主城区PM2.5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8.6%。

到了2016年七八月份,各式各样的“重庆蓝”照片已刷遍无数重庆人的朋友圈。现在,“重庆蓝”已从稀有变成了常态。

重庆生态环保成果

截至2019年8月

噪声

全市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3098平方千米,累计创建噪声达标区1319.37平方千米,建成市级安静居住小区448个

固废处置

重庆建成一般工业固废集中处置设施7个,库容390万立方米;建成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47个,利用处置能力153万吨/年

环境综合整治

重庆累计实施了3500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乡镇和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417座,日处理能力达118万吨;7916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有效治理比例达到9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完成农村卫生厕所452万户,普及率达73%,完成农村公厕7281座

水质量

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总体为优,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2.9%

空气质量

今年重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有204天

数说重庆生态环境保护

2011年

重庆成为全国首批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之一

自2014年6月开市交易以来,累计成交金额3033万元,累计成交量895万吨

截至2018年,对全市主要的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三产业等1万余家排污单位核发了排污许可证,全市有3456家企业参与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交易7987次,成交金额14955.89万元,排污权管理系统累计完成企业开户8774家

2018年

全市排放

化学需氧量35.73万吨 较2015年降低5.93%

氨氮4.73万吨 较2015年降低5.33%

二氧化硫39.80万吨 较2015年降低19.72%

氮氧化物28.18万吨 较2015年降低12.14%

空气质量

重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6天

细颗粒物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

降水pH年均值为5.49

酸雨频率14.0%

比上世纪80年代降低了约80个百分点

环境污染处罚

全市共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5519件、罚款金额3.66亿元,其中查处五类重大案件640件,查封扣押195件,责令限产停产171件,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92件,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75件

编辑:汤芮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