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众志成城抗疫情

北碚区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詹静: 绽放在战“疫”一线的“铿锵玫瑰”

  • 今日重庆网 2020-03-27 14:38

  洗手、N95口罩、防护帽、戴上内层手套、戴护目镜、再穿上防护服、隔离衣、戴上面屏……熟练地做好防护工作,打开门禁,进入重症隔离病区,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改造病区、打针输液、采集标本、监测生命体征、护理患者、打扫病区……”四十多天来,詹静带领着她的“战友”们穿着厚重的防护装备,奋战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的重症病区里。

  主动请缨的“排头兵”

  今年42岁的詹静是北碚区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詹静听说武汉需要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前往支援,作为一名有着14年重症医学科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詹静写下“请战书”,主动请缨。

  “因为我有这方面经验,而且还是一名党员。”詹静告诉记者:“我们医院同样也需要有经验的医务人员留守‘大本营’,所以由我带队去武汉支援最合理。”当记者问到是否也曾担心时,詹静“轻描淡写”地说:“怕家里人担心,但是总要有人去。”

  就这样,詹静作为北碚区中医院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带着她的五名队员,踏上了支援湖北的征程。

  到达武汉后,她连夜组织队员熟悉环境,组织队员学习、培训,做到上岗前每名队员都能熟练掌握重症病区的相关工作流程及正确穿脱防护服。在她的带领下,第三天,她们就正式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重症病区开始工作。

  最初,医疗物资比较缺乏,每日限量领取。“我们一般先满足进入病房的队员,留下一部分作为机动,只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就缓解了。”

  重症病区改造比较匆忙,有些布局不太合理,詹静准备和队员们一起把治疗室搬到清洁区,但需要输液盒,当时医院并没有配备这些物资。詹静通过寻求志愿者帮助,自掏腰包购买了输液盒。

  重庆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罗晓庆,此次担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的重症病区护士长,她说:“我们都很感谢詹静自掏腰包买了输液盒,让我们的工作越来越规范。”

 

詹静在为病人做血气分析

 

  病魔面前的“铁娘子”

  “詹老师,又要出去拉东西哦。”一声呼唤,詹静立马习惯性从椅子上弹跳起来:“好的,马上去。”初来乍到,医院的办公系统不熟悉,就组织队员立即熟悉办公系统;治疗室布置不合理,就自己动手搬柜子桌子,把它改造得合理。

  由于是重症病区,没有家属,没有护工,每天除了给病人发放饮食、提醒病人吃药、为病人输液、检测生命体征、病房消毒等工作,还要去搬运物资。工作区域不大,但一个班下来,詹静要走2万多步。

  “好像已经忘记自己曾经是个胸椎骨折的病人了,累到汗流浃背。”詹静说,重症病区所有的防护物资、药品、仪器设备均需靠人力运回科室。

  病人最多的时候,詹静和她的队员要护理照料30多位病人。重症病人多,突发情况就多,“还有一些生活不能治理的病人,我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戴上口罩和护目镜,穿上防护服,时间长了就会胸闷喘不上气,等到下班,脱下一层层“防护”,詹静常常全身湿透,手套里都是汗水。

  连日来,她每天需要在一线工作长达12个小时,有时候一天下来睡眠时间不足4个小时。“累得狠了,坐在椅子上也能睡着。”每天下班后,按照惯例,詹静需参加晚上的医护专家病例讨论会。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精神高度紧张,导致詹静经常失眠,并出现了耳鸣。

  “但每次得空坐下来浏览病区病人的病历,病程录里‘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的字眼多了起来,这点儿累也就值得了。”詹静笑道。

 

詹静在搬运重症病区所需的防护物资

 

  患者身边的“守护者”

  “重庆北碚区中医院全力以赴无私援助武汉,派出了贵院最好的医护骨干、精英团队……詹静护士长熟悉每个病人的病情,指导她的团队护理病人,鼓励我们战胜病魔……”这是一封来自詹静和她的团队护理过的三位病人的感谢信。

  因为对病情的恐惧,有些病人会失眠,詹静就教他们头部穴位及耳朵穴位按摩,缓解失眠;有些病人心理压力大、焦躁不安,詹静就不厌其烦给他们介绍病情进展,和他们谈心聊天,让病人逐渐卸下心理负担、平复情绪。

  有三位病人情况有所好转,可以转到轻症病房,但这三位病人担心转去轻症病房不能得到细心照顾。詹静说:“我就跟她们拉家常,告诉她们即使转去轻症病房,接手的医护人员也会尽职尽责照顾她们……”通过谈心,三位病人最终打消顾虑。

  了解詹静的同事都说她是个急性子,做什么事情都雷厉风行。但面对病人,她十分有耐心。她把病人当家人,上班忙着照顾病人,下班詹静也没有闲着,经常微信询问病人的情况是否好转,还把酒店给医护人员准备的水果留给患者。如果轮到休息,詹静会拜托同事把水果给病人带过去。“年轻的病人不叫我詹护士,叫我詹姐。”

  无私的关怀换来的是一句句感谢的话语,一封封感谢信,一段段感谢视频……“有时候出院的病人还要举着出院证和我们合影。”詹静告诉记者。

  一天,科室里的清洁阿姨也来找詹静聊天:“重庆队的医护人员都很棒。”之前,清洁阿姨们不敢进病区,重庆的医护人员来了过后,对他们都很好,帮助他们做好防护,让他们觉得进病房很有保障,很放心。

 

詹静与病人合影

 

  小组队员的“贴心人”

  詹静在她队伍里年龄最长,队伍里还有三个是“90后”,一个是“95后”,照顾好队员、保障他们的安全是詹静的责任之一。

  帮助队员检查居住酒店房间内部设施消毒是否规范,防护装备穿脱是否正确,上下班的安全问题……这一桩桩、一件件,詹静天天都要过问、提醒。“从重症病区出来,医护人员工作疲惫,容易放松警惕,不按顺序和方法脱防护装备,会造成感染。”有时候病人多,队员工作忙不过来,詹静就申请进入“红区”帮忙。

  工作上,詹静不允许自己和队员出纰漏,严格得像高中班主任。“她非常注重细节,经常给我们指出问题,培养我们的习惯,学习了新的知识,她也第一时间组织我们学习。”詹静队伍里的队员贺晓丹说。每天睡前,詹静会在微信群里跟大家分享护理经验、感受和技巧。

  生活中,詹静更像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家长。3月5日是贺晓丹生日,詹静主动协调酒店送来了一个蛋糕,贺晓丹说:“本来我没打算在这边过生日,真是意外之喜,大家一起给我过生日,我很感动。”当天,詹静和队友们一起帮贺晓丹庆祝生日,拍了许多小视频,直到太阳下山。

  “尽力完成任务,早日回家”

  “走之前您答应我要平安回来,现在疫情就快结束了,您也快回来了,回来了就好好休息吧。妈,我想您了,祝工作顺利。”这是詹静的儿子陈谨严的心里话。年前,陈谨严去了海南,至今已经快两个月没有见过詹静了。

  “我儿子比较自觉,自律性也很强,他的学习我比较放心。”陈谨严是个高中生,最近在家上网课。詹静说:“前几日,他还给我录了一段音频,说他想我了。”说起儿子陈谨严,詹静语气里满是骄傲。

  起初请缨支援湖北时,由于害怕老人担心,詹静并没有和母亲商量。“受疾病影响,妈妈的右眼已不能看东西了。政府经常派人去关心她,医院领导同事也常去看望她,并给她针灸治疗。”好在大后方的关心和照顾,让詹静没有了后顾之忧。“我会尽力完成任务,早日回家!”

  “坐在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的风景,微风吹过,楼道里悬挂的小红旗迎风飘扬,那么整齐划一,就像我们医护人员,不管你来自哪里,在这里都干着同一件事,穿着防护服,战斗在抗疫前线。给这段特殊的日子,留下一些美好的记忆。”詹静的日记里这样写到。

 

  文|韦玉婷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