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9月底完工 预计国庆假期向市民开放

  • 重庆日报 2022-05-20 09:37

5月19日,渝中区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现场,工人正在加紧施工(记者 龙帆 见习记者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5月19日,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位于渝中区的市级重大文化体育项目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将于今年9月底完工,预计国庆假期向市民开放。

  对重庆来说,大田湾体育场意义非凡。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大田湾体育场建成于1956年,是新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承载了“体育强国”梦,也见证了重庆体育的数十载发展历史。

  并且,大田湾体育场的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体育场的碉楼、红墙、拱窗、白玉栏杆等元素充满浓郁的中国风,其椭圆形的建筑平面又体现出与国际接轨的特点。

  但是,经过数十年岁月的洗礼,大田湾体育场的功能已不满足需求,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2019年12月,大田湾-文化宫-大礼堂文化风貌片区保护提升工程启动。按照市政府要求,市体育局牵头对大田湾体育场实施保护、修缮、利用,改善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2020年6月,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正式开工,计划总投资5.7亿元,以文物保护为前提,主要开展新建、修缮和拆除等工作。

  截至今年4月,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亿元,非文保形象进度完成75.5%,文保部分形象进度完成72%。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后,大田湾体育场包含人造草足球场和标准400米跑道,室外生态体育公园包含篮球场、网球场、气排球场、乒乓球场和门球场,将成为全民健身综合体,同时还可承办一些全民健身类活动及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生运动会等。

  该负责人表示,以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为代表的市级重大文化体育项目是推动重庆文化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针对大田湾体育场的保护与利用改造,能加强历史文物保护,夯实体育强市基础,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体育事业融合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据介绍,今年市级重大文化体育项目共计64个,总投资1033.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02.2亿元。1至4月完成投资34亿元,投资进度达33.3%。

  新闻纵深>>>

  重庆体育在这里起跑

  ——大田湾体育场的前世今生

  大田湾体育场,对重庆人而言,不仅是一座体育场,更是一种拼搏向上的城市精神的象征。

  大田湾体育场的前世今生究竟是怎样的?5月19日,记者进行了梳理。

  13.2万人义务参与大田湾体育场建设

  大田湾体育场,是一座与人民紧密相连的体育场。

  重庆市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主任唐明星介绍,大田湾体育场建成于1956年2月9日,当时名为重庆市大田湾体育场,占地面积97500平方米。体育场的内场是草地,外侧有一条300米的白色跑道,内侧有一条用红色煤屑铺成的400米跑道,可容纳4.5万名观众。

  大田湾体育场竣工后,举行了重庆市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这一历史时刻,深深铭刻在许多老重庆人心中。

  “用重庆话来说:‘霸道’(厉害)!”75岁的重庆市民孙永健当时还是一名小学生,但至今对当年全市人民振奋的体育热情记忆犹新。

  他回忆,当时,无论年龄、性别、职业,所有重庆人都为重庆拥有高标准的体育场而骄傲。每逢举行体育活动,大田湾体育场总是人潮涌动,热火朝天。

  孙永健还记得,父母曾告诉他,大田湾体育场是市政府机关干部和全市市民共同参加义务劳动,用双手填平大田湾原有的深沟后建成的。

  一组数字可以印证孙永健的记忆——据统计,1950年11月到1951年4月之间,共有13.2万人参与大田湾体育场建设的义务劳动。

  大田湾体育场的设计者,是重庆市设计院原院长、总建筑师尹淮。1956年9月,他在《建筑学报》上发表论文,讲述体育场的建成过程。文中,尹淮饱含深情地写道:“重庆市大田湾体育场的建成,对今后西南地区在体育运动方面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奥运冠军施廷懋曾在这里受训

  如今,尹淮和万千重庆人的期盼,已经实现。

  唐明星表示,多年来,大批重庆体育健儿从大田湾体育场出发,走向世界,为国争光。跳水项目奥运冠军施廷懋,就曾在大田湾体育场接受体能训练。

  再往前追溯,大田湾体育场还见证了中国体育史上历史性的一刻——1965年10月24日,重庆籍田径名将陈家全在大田湾体育场的煤屑跑道上,跑出了百米10秒的优秀成绩,追平当时的世界纪录。

  为此,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相继发布消息:“陈家全是世界上第五个跑得最快的人!”并号召各行各业向陈家全学习。

  但随着岁月变迁,大田湾体育场逐渐年久失修。

  2005年,因建筑年代久远,市设计院鉴定大田湾体育场看台为危险建筑。2017年的《大田湾体育场现状测绘报告》指出,由于建筑使用年限较长,看台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存在墙体老化、抹灰脱落等问题,建议立即进行加固与保护修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加紧推进大田湾体育场工程。2020年6月30日,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正式动工。

  将保留原本气质,成为全民健身中心

  记者了解到,完成保护利用改造的大田湾体育场,仍将保留原本的气质。

  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文保修缮设计负责人、重庆大学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历史建筑分院院长胡斌介绍,大田湾体育场的建筑工艺极具民族特色,特别是碉楼、红墙、拱窗、白玉栏杆等元素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建筑风貌特征,堪称经典。

  “本次修缮从体育场的建筑材料和修建工艺,都按照当年原貌全部还原,做到‘修旧如旧’。”胡斌表示。

  记者获悉,大田湾体育场建筑中的传统特征元素将全部保留并复原。其中,碉楼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都很好,主要对其抗震性进行提高,同时清理外墙,按照传统工艺进行粉刷。白玉栏杆的残损构件也将用原材料、原工艺和原做法进行补配。

  保留“气质”的同时,今后的大田湾体育场整体也将迎来提档升级。

  唐明星介绍,保护与利用工程的目标为“打造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生态体育文化公园”,以体育场整体修缮及功能完善为核心建设内容,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内场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停车库,完善配套功能,优化周边交通组织;同时敞开外场空间,修建体育生态公园,让体育与生态、体育与环境、体育与文化更好地融合。

  下一步,市体育局将与渝中区政府共同把大田湾片区努力打造成为市民健身首选地、西部体育消费先行区、全国知名体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西部体育总部企业集聚区和市民高品质生活展示地。

  记者 申晓佳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