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 当前位置:首页 > 众志成城抗疫情

为上抗疫前线,她拿出了爷爷的“遗训”

  • 重庆日报 2020-02-20 12:06

  罗玲一家四代行医,她手机里存有一张照片,是她爷爷留下的“遗训”——

  “愿后世医者:

  德深似海。对年迈病人心贴如父母;与己平年之人,弟兄姐妹关照;对病婴‘自身’骨肉相待。‘师其法,不泥其方’,取群书之长为用。验医精华在于辩证,其特点,有什么样的病,就选什么样的药。在‘精’字上狠下苦功夫。

  ‘千家人用药,一家人还钱。’这是吾师的遗训。”

 

罗玲手机里,爷爷留下的“遗训”照片。

 

  寥寥百余字,道尽医者心。有此“助力”,罗玲成为第三批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组的成员之一。

  以“遗训”请战上一线

  2月1日上午,本该休息的罗玲看到部门微信群紧急通知:重庆将组建第三批医疗队前往武汉,重庆市九龙区中医院也要派人前往,现征求愿前往者。

  她随即请战,愿赴一线,却很快被驳回。领导们都觉得她太瘦小——身高1米54,体重不足80斤。前方高强度的工作,很可能会压垮她“骨瘦如柴”的身体。

  她的领导——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刘玥也不同意她去:“你这个身形,到了武汉,可能防护服都穿不上哟!”

  “一件衣服穿不上,我就在里面多套几件,总能穿起!护士长,你再去帮我给院领导申请一下行不行?”罗玲没有放弃,继续求助。

 

为了在一线工作方便,罗玲把自己的头发剃成了“光头”。

 

  说完这话,她便将爷爷的“遗训”发给了刘玥,希望刘玥能将它交给院领导看,以表决心。刘玥被这封“遗训”打动,表示愿意替罗玲再争取。

  当天晚上,心里一直忐忑的罗玲收到消息,院领导批准了她去武汉一线的请求,却也叮嘱,要跟上营养,保重身体。那一刻,罗玲舒了一口气。

  “院领导看到这封‘遗训’,很感动,所以答应了你的请求。你很幸运,有一个伟大的爷爷。”刘玥对罗玲说。

  “遗训”是一种精神支撑

  为什么这么想去一线?罗玲讲了两个小故事——

  其一,小时候,交通不便,病人来到父亲开的小医馆就医,很多时候都要待很久。一次,一病人来看病,中午没法吃饭。罗玲父亲便把自家饭菜用碗夹上,端给病人吃,不多收分文。

  其二,爷爷年迈行动不变,罗玲父亲便将爷爷接回綦江老家。但爷爷的心没有回来。爷爷无数次在家念叨,自己还有病人未治,希望能够回去看看他们。

  “以前并不懂,但‘遗训’出现后,自己便明白了很多。”罗玲说,几年前,姑爷收拾爷爷留下的医书时,无意翻出爷爷手写的“遗训”,并发给了全家人看。

  “作为一个医者,便应该尽自己的力,去救治那些需要的病人。”罗玲说,这是爷爷“遗训”里的精神,也是这种精神指引她,去到一线,救死扶伤。

  除了爷爷的“遗训”,罗玲还透露了另一个愿往一线原因:对这份职业的珍惜。因为罗玲曾脱下过护士服,在外闯荡了几年。再次披上它时,才明白其珍贵,“我重新穿上护士服的瞬间,便下定决心,再不脱下它,更要对得起它。”

  “我们就是患者的依靠”

  在武汉一线,罗玲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有空,便提着水壶到各病房去检查,哪个患者杯里没水了,便加上。

  原来,第三批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刚进驻责任病区时,因为很多东西没理顺,大家有些手忙脚乱。罗玲当班那天,一位70岁左右的老人一手提着水壶、一手拿着杯子,生气地站在病房门口喊:“我喊了一天的喝水都没人理我,你们是不是不管我?”

  罗玲当即走了过去,把他扶回病床上,道歉说:“爷爷对不起,确实今天太忙了,怠慢了您。我马上把水给您加上,以后我们一定注意。”也是这次事情后,队友们总能看到罗玲没事就拿着水壶,在隔离病区里走来走去。

  “每个医护人员,都会遇到患者或者家属发火、不高兴。”罗玲说,每到这个时候,她便会拿出手机,看看那封“遗训”,也便不那么委屈了。“换在他们的角度想,如果是我,是不是会更焦虑?”

  在武汉的某个晚上,罗玲与父亲通电话,父亲叮嘱她,要如“遗训”所言,待患者如亲人,治身更治心,这是医者应做之事。

  “父亲说,在病房里,我们便是患者的依靠。所以,只要我在这里一天,便要如亲人般待他们一天。”罗玲说。

 

  文|杨骏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怡璇
Copyright © 2012-2024 CQTODAY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重庆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渝ICP备12000991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6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9000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638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