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以为今年的柑橘卖不出去了,多亏了村干部帮,5000多斤柑橘都销完了,今年的生活终于有了着落。”北碚区澄江镇史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诗中满脸喜悦,原本滞销的柑橘在澄江镇党员干部的帮助下,如今已销售一空。据了解,疫情当下,交通受限,消费市场低迷,许多农户的农产品不同程度滞销。为了保障疫情期间农产品有销路...
2020-03-12又是一年春来到,11日,在“3·12植树节”即将到来之际,市林业局公布了全市52个义务植树基地名单。鉴于目前仍处于疫情期间,为避免大规模人员聚集,市绿委办建议,广大市民除了到义务植树基地植树外,还可采取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尽责。
2020-03-12藕,是重庆人餐桌上常见的一道食材,煮、炒、凉拌、火锅......它是百搭的美味。这两天,城市渐渐苏醒,街边的商店开业了,理发店里的客人川流不息,农贸市场也有了“人气儿”.....听说可以出门了,璧山区农户陈廷中赶紧忙活了起来,被疫情耽搁了一个多月,自家藕田里的藕再不挖出来卖,就会砸在手里......
2020-03-12蒋某是重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也是第一个治愈出院的。到现在,她出院回家已42天,劫后余生过上新的生活。躺在医院同病魔抗争的15天里,令人欣喜的改变也在悄然发生。
2020-03-1211日,记者从重庆市红十字会获悉,随着新冠肺炎治愈者增多,越来越多的康复者加入到血浆捐献行列。截至3月10日,重庆市已有13位康复者捐献血浆14次,共计捐献血浆5600ML。其中首位“二次捐浆者”,是巴南区首位新冠肺炎患者、26岁的研究生王先生,他分别于2月17日和3月10日完成两次捐献,共捐献血浆800ML。
2020-03-12“奋战51天实现了‘清零’的目标。”重庆市新冠肺炎市级医疗救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万州片区专家组组长、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郭述良称,在万州,市区两级专家和医护人员既讲战略,又讲战术,探索出了“四轴联动”“四圈分治”“四类分管“等“三个四”救治方案,为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2020-03-12近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发文,指导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对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团队集体给予及时奖励。3月1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人力社保局获悉,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酸检测团队,成为我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第一个获得奖励的集体。
2020-03-12蔡佳,这位湖北籍重庆医生,左肺被切了一半,还有哮喘。但他是个乐天派,还常常以自己的经历鼓励患者。“看见蔡医生这样,我们就振作了。”有患者感慨。
2020-03-12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谢兰一直在忙碌着。但邢家桥社区面积只有1.2平方公里,谢兰每天的2万步是怎么走出来的呢?“我们社区有78个出入口,设立了23个检查点,还有农贸市场和商铺,我每天都要反复巡逻。除了巡逻,还要挨家挨户地摸排、宣传,每天还要看望几个老人……”谢兰说,不知不觉就2万步了。
2020-03-12从2月11日报道组记者随重庆对口支援孝感医疗队158名医护工作者一起抵达孝感,一直到今天3月11日,在一线的每一天,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都在见证勇敢与传奇,记录同胞的共同战疫。
2020-03-12重庆,吹响了新一轮城市建设的“号角”,工人们正铆足干劲,要把施工进度赶上去,把损失的时间“追”回来
2020-03-12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专家人才家庭提供全方位服务,一批在一线表现特别突出的党员干部得到表彰奖励,一批为疫情防控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得到提拔使用……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重庆市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让一线党员干部切身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激发起奋发担当的热情。
2020-03-12经过一系列检测并达标,3月11日下午3点,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最后一例危重症患者孙先生治愈出院。经过47天的奋战,市公卫中心实现了31名危重症和重症患者双“清零”。
2020-03-12